笔趣阁 - 都市小说 - 我的导演时代在线阅读 - 第101章我明明什么都没干(五更求订阅)

第101章我明明什么都没干(五更求订阅)

    马小刚最近心情很好。

    在经过《夜宴》的失利之后,其实过去一年他的处境并没有表面那么风光。

    不过他坚信,自己用心打造的战争大片《集结号》,绝对能够横扫贺岁档,一扫之前的颓势。

    更何况唯一的对手只有陈可鑫的《投名状》。

    大导演 李联杰 刘德桦 金成武,看上去这个阵容被可以秒杀《集结号》了。

    放在前天他可能还有一些顾虑,但是昨天《投名状》邀请了一批影评人和媒体参加试映会。

    结果一片好评,这是他预料之中,毕竟是陈可鑫 张近战 程小东的组合,文戏、武戏、大场面戏,从技术上几乎找不出任何缺点,他们三个都是同类型导演中的顶尖人物。

    甚至很多影评人都称之为最好的古装大片,不亚于《英雄》。

    只是,几个相熟的影评人都表示,这部电影可能对于普通观众来说有一定的门槛,需要一定的历史知识。

    另外太抑郁了,不太适合贺岁档。

    而且他们试映看的版本是未删减的,之前光电审核不通过,删了有十分钟。

    这几个相熟的影评人口味都和马小刚一样,要不然也不能玩到一起。

    马小刚自认为是国内最了解观众想看什么的导演了,既然朋友都这么说,那就错不了。

    而且《投名状》的原版《刺马案》他早年也看过,前两个月还重温了一遍,知己知彼。

    就算是改变,估计也不会完全脱离这个故事,核心应该是一样,那就确实不那么容易卖座了。

    就算有李联结、刘德桦、金成武三大巨星,马小刚也是丝毫不惧。

    之前李联结单抗的《霍元甲》票房破亿,但那是李联结最擅长的类型。

    而《投名状》是虽然也是清末的电影,但李联结那个角色,却和他以往任何一个角色都截然不同。

    至于刘德桦,和金成武,不可否认他们在整个亚洲范围内都是毫无疑问的巨星。

    但是他们俩加一起还不如李联结的号召力强。

    电影内容本身不容易卖座,演员、导演的票房号召力加起来还不如自己。

    没错,马小刚就是如此自信,离开了擅长自己类型的李联杰 刘德桦 金成武 陈可鑫,都比不过自己的内地电影行业的号召力。

    这是过去十年里,他用一部部观众喜欢的作品累计起来的号召力!

    心情大好的马小刚现在对邓朝都平和了很多,有时候也说说笑笑,不再经常是那种疏远的客套。

    他本身也不是冲着邓朝去的,实际上邓朝的表演让他很满意。

    他不爽的只是别人指定演员,不管这个演员是谁,演的怎么样,就是不爽。

    “翰宇、邓朝,你们那部戏什么时候上映?”

    在赶往电影院路演的车上,马小刚没事问起了他们俩拍的《生死频率》的情况。

    “12月30号吧,首映礼好像还没定。”张翰宇道。

    “到时候有空我去看看,好像听说你们俩这次演父子?”

    刚在《集结号》里演兄弟、战友,完了又去另一部电影里面演父子,马小刚都有点好奇,他们俩能演出一对什么样的父子。

    很快,车子就开到了路演的目的地,电影院所在的商场楼下。

    等他们上去的时候,正好电影也放完了,正好进场。

    迎着全场的欢呼声,马小刚带着剧组走进去,冲现场观众挥了挥手。

    路演也就和影迷们拍拍照,互动一下,完了聊聊天。

    以及应付马小刚最讨厌的记者。

    很快就到了他最讨厌的环节,不过他这个层次的导演,就没什么顾忌了,不用注意形象,该骂就骂,该喷就喷,反正又不是明星。

    不过今天的采访还算是正常,直到他突然瞥到后排一哥有点眼熟的身影。

    那人也不像其他记者一样都死命往前挤,就不慌不忙地站在最后面一排。

    过了一会,该问的都问完了,他才挤开前面的几个同行,凑了上来。

    这人正是张扬,不过他并不着急,别看这些人罗里吧嗦问了一大堆,其实一点营养都没有。

    “马导你好,我是新浪娱乐的记者张扬,《投名状》之前举行了小规模点映,口碑非常好,业内人士盛赞这是近几年最好的古装大片,请问马导你怎么看?”

    马小刚认识张扬,那天发布会离场之后,娱乐圈就在传他被一个小记者给逼得中途退场,让他脸上无光。

    而且从那之后,经常能在公共场合看到他,每次采访都一次比一次阴险,好像就盯上自己了。

    马小刚压下心里的不爽,淡淡地说道,“那个啊,点映我还没去看,没什么看法。”

    “《投名状》口碑大好,马导你觉得对于《集结号》来说,会有压力吗?”

    “压力这都是相互的,正是有了一部又一部好电影,咱们华国电影行业,才能发展的越来越好。”

    “最近有一部科幻电影《生死频率》定档12月30号,这部电影的导演是拍摄过《狙击电话亭》、《大白鲨》这两部经典电影的李谦,这次带来了历时一个月拍好的科幻新片志在冲击贺岁档,马导你觉得贺岁档多加了一个对手,会对《集结号》的票房有什么影响吗?”

    “我不觉得会有什么影响,贺岁档的电影多了去了,拍好了自然会有人来看。”

    “不过李谦导演之前的那部《大白鲨》可是创下了四百万的观看记录,这次登陆贺岁档,也喊出了票房破亿的目标,如果达成的话,那将是国内最年轻的亿元票房俱乐部成员。”

    目标破亿?

    这下马小刚倒是惊到了,好像那个导演才二十出头,年纪轻轻地口气这么大,真是前所未见。

    又一想,好像他刚才说什么那部电影一个月就拍好了。

    马小刚也一直没有关注这个,张翰宇和邓朝也没主动说起《生死频率》的拍摄情况,怕他又不爽了。

    “你刚才说那部片子只拍了一个月?还是科幻片?他还当是拍网络电影闹着玩呢。”

    “还有第一次拍电影就要拿一亿票房,年轻人还是应该脚踏实地的,一口吃不成个大胖子。”

    马小刚立马拿出前辈的架子,一副教育后辈的样子。

    自负的年轻人他见过了,但是像自负到这种程度的年轻人,还真是前所未见。

    第一部电影就想破亿,你干脆抢钱去吧。

    他也丝毫不觉得自己说的过分了,这就是批评一下后辈,放在任何一个行业都是常态,年轻人还得虚心接受。

    不过也仅此而已,《集结号》是主旋律电影,要得到官方的支持,要是天天在新闻上骂这个骂那个,让上面觉得影响不到。

    张扬还想一步步套出更多的话,但是没想到马小刚这次竟然转性了,只能失望而归。

    不过他又去打听了一下《生死频率》剧组的动向,准备去激一激李谦。

    看最近的情况,这李谦也是个有傲气的人,最好让他和马小刚隔空对喷。

    然而他又失望了,《生死频率》上映还早,开完宣布定档的是发布会之后,李谦还有半个月才会露面,他想见也见不到。

    但是,这不影响他发的新闻。

    “一个月拍好一部电影,马小刚怒斥院线电影不是网络大电影,《生死频率》导演李谦不知天高地厚!”

    类似的新闻早已经打好了腹稿,飞速敲击着键盘,很快就写出了两篇新闻稿子,发在了薪浪娱乐版。

    现在关于贺岁档的讨论都是《投名状》和《集结号》,也没什么新鲜的新闻,这篇马小刚“怒斥”李谦的新闻一出来,倒是吸引了网友的注意。

    当然,也有同行的主意,借鉴也是媒体常用的方式。

    没新闻怎么办?

    去借鉴一下别人的新闻,润色一下不就是自己的新闻了嘛!

    ........

    “李谦,马小刚好像在骂你啊?”

    工作室里,佟莉雅看到这篇新闻,立马喊李谦来看。

    “这马大炮...”

    李谦也是无语了,他明明什么都没干,没碰瓷也没炒作什么的,怎么又搭上自己了。

    不过仔细一看新闻,李谦摇摇头,“瞎编的,新闻越长就越假,写这么多就是通过大量暗示性的词汇,而且换个修饰词、形容词,反复强调,把网友往这方面引导,进而认为这是真的,媒体惯用的写法。”

    马大炮脾气是不好,最典型的的一次就是面对几十名记者,骂记者找抽、无耻,激动的都快上手了。

    但是,对于圈内的演员、导演,几乎没有直接开骂,也就是阴阳怪气地讽刺两句。

    不过虽然没有这新闻里这么严重,马小刚肯定是说了什么的。

    也无所谓,人家免费帮忙宣传,李谦巴不得骂到自己电影上映,还不用付宣传费,到时候李谦可以跟他来个隔空对骂。

    “行了不早了,走吧,看电影去。”

    也闲着了,李谦没事就陪佟莉雅出去玩玩,放松放松。

    “走!”

    佟莉雅麻利地一个跳步跳到李谦左手边,挽着他的胳膊。

    这时,郭凡兴冲冲地拿着一份稿子小跑着过来。

    “老大,我剧本写好了,你给我看看。”

    “明天吧,明天帮你看。”

    回了一句,李谦就带着佟莉雅出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