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玄幻小说 - 七零之佛系炮灰在线阅读 - 七零之佛系炮灰 第273节

七零之佛系炮灰 第273节

    “你猜怎么着, 最后人是在山上发现的。”

    山上?顾明东眼神微闪:“他去山上干什么?”

    顾四妹也纳闷:“这谁知道, 反正三叔带着人把他扛了回来,看着就像是睡着了, 除了在山上冻着也没其他事情。”

    “三叔就带着人回家了,哪想到等到第二天, 钱知青醒过来就疯了。”

    钱知一可是原剧情中背负大气运的男主角, 之前小香炉被毁,反噬也不过是让他摔断了腿,怎么可能一下子就疯了。

    顾四妹说:“我也不知道到底怎么疯, 反正村里人都这么说。”

    顾亮星蹦跶得老高,举着手说:“爸, 我知道我知道。”

    这孩子最喜欢在生产队乱跑, 人缘也好,是家里头除了顾明南之外消息最灵通的。

    “钱知青醒过来后就一直大喊有人要害我,就连刘大妮都被他打了, 现在整天不出门躲在家里,谁进去就打谁。”

    顾亮星手舞足蹈的比划着,那兴奋劲头,让顾明东觉得这孩子不去干记者都浪费了。

    “我听刘三爷爷他们私底下嘀咕,说钱知青大冬天的上山,被山里头的妖精鬼怪迷住了心智,所以才见谁打谁。”

    顾明东一听就懂了,要是摆在运动以前,这会儿肯定就得招人驱邪了,可现在哪儿还有干这行的,只能说疯了。

    走出家门,顾明东还是往王麻子的屋子走。

    他算了算时间,钱知一出事的时间,跟他毁掉大型青铜鼎的时间近似,这绝对不是巧合。

    还未靠近王麻子的屋子,顾明东便隐约听见里头喝骂的声音。

    钱知一裹着棉被,脸色清白,神情癫狂,任由谁来看都会觉得他精神出现了问题。

    即使一心爱慕他,盼着跟他回城好过好日子的刘大妮,如今也叫苦不迭。

    她一边得下地干活,一边还得照顾刚出生不久的孩子,以前钱知一帮不上什么忙,但偶尔能给几块钱补贴一下,也不用他多操心。

    现在倒好,钱知一整日躲在屋里头不出去,动不动就打人骂人,别说钱了,连自己的吃喝拉撒都要人照顾。

    刘大妮背着孩子,端着一碗饭走进来:“钱大哥,吃饭了。”

    “关门,快关门,有人要进来杀我!”钱知一却像是受了刺激,尖声喊道。

    刘大妮被吓了一跳,下意识的关上门,身后的孩子却经不住大呼小叫,扯着嗓子哭闹起来。

    “让他闭嘴,快让他闭嘴,哭声会把人引过来的!”钱知一半点不心疼亲儿子,冷声喝道,那架势像是要扑过去把孩子的嘴巴捂住。

    刘大妮被吓了一跳,下意识的搂紧了孩子:“没人啊,钱大哥你冷静一点,这里是上河村,不会有人害你的。”

    “你知道什么,他们来报仇了,家里头一定出事了,不然的话……”仅存的理智,让钱知一咽下剩下的话。

    刘大妮脸色也是一变,试探着问道:“钱大哥,家里头出什么事情了?”

    钱知一却只是冷冷的盯着她:“我饿了。”

    刘大妮抿了抿嘴,把饭递给他:“那块吃饭吧。”

    钱知一闹腾了半天是真的饿了,也不嫌弃饭菜难吃扒拉起来,但饭菜已经凉了,吃下肚更是冷冰冰的,让钱知一不由自主的想起在山上那一夜。

    别人都以为他疯了,只有他知道钱家背后的一切,而那天晚上,被钱家害死的人都扑在他身上撕咬着。

    刘大妮忽然问道:“钱大哥,其实你担心家里的话,可以跟大队长请假回家探亲。”

    她指了指知青所的方向:“那边的知青不也回家了,虽然现在晚了点,但还能在大年夜前赶到咱家。”

    钱知一动作一顿,忍不住有些心动。

    虽说在此之前家里头一直严令禁止他回家,三叔来了一趟,也强调绝对不能跟家里头联系,可现在事情不同了。

    钱知一能感觉到家里头出事了,如果不回去看看,他心里头没底。

    还有一个,只要生活在上河村,钱知一总觉得那些鬼魂会再次找上门,为此他吃不好睡不着,一日日的憔悴下去,身体实在是吃不消。

    刘大妮见他心动,连忙又说道:“咱俩结婚的时候没回去,现在儿子都生了,也该带回家让咱爸咱妈瞧瞧,你说是不是?”

    钱知一的目光落到了那孩子身上,孩子还小,但依稀看得出来眉目有些像是钱家人。

    蓦然,他眼底闪过一丝冷光:“你说的对。”

    刘大妮心中大喜,这会儿也不在乎钱知一是不是发疯了,满心眼只想赶紧去北京:“那我现在就去找大队长开介绍信,咱收拾一下东西明天就走。”

    说完打开门走出去。

    这会儿王麻子家的屋子就他们一家三口,原本隔壁还住着三个男知青,但钱知一回来后闹得厉害,他们实在是吃不消了,硬着头皮回到了知青所。

    刘大妮背着孩子,兴冲冲的跑出去,正巧跟顾明东撞了个正着。

    女人停下脚步,得意的抬起下巴,笑呵呵说:“阿东哥,你刚从北京回来吧,北京是不是特别好?”

    不等顾明东回答,刘大妮又说:“你也不用跟我说,我家那口子说孩子出生后还没见过爷爷奶奶,打算带我们娘俩一块儿去北京探亲呢。”

    说完踩着步子,得意洋洋的走了。

    顾明东被她这一出弄得十分无语,他瞥了眼王麻子的屋子,倒是很想看看钱知一回去之后,看见空空荡荡的屋子,亦或者看见地窖下的情景,会是个什么表情。

    钱家已毁,钱知一这个男主角也没有了用处。

    曾经顾明东还想着,留着这对男女主角,将来等运动结束,他们离开上河村之后,还能够顺着剧情找到其他的舍利子。

    如今知道的多了,顾明东便放弃了这个想法。

    感知到钱知一又钻进了被窝瑟瑟发抖,顾明东没再多留,直接去了顾三叔家。

    顾三叔昨晚就知道大侄子回来了,只是想着让他好好休息,所以才没上门。

    这会儿见着顾明东,自然是有一肚子的话要问。

    不只是他,顾三婶、以及原本已经分家的顾家两位堂兄和堂嫂都凑过来,都想听听北京到底怎么样。

    顾明东只得挑着他觉得惊奇的地方说一说,果然换来惊呼的声音,尤其是听见车站里头居然还有手扶电梯。

    顾三婶咋舌道:“北京人怎么这么懒呢,这还要让楼梯自己动。”

    “妈,你知道啥,这就叫大城市,要不然北京怎么是首都呢。”顾保家忙道。

    顾三叔笑着说道:“这次你可是给咱生产队争光了,年前也没啥事儿了,你在家好好歇一歇,来年咱们好好干,争取再创辉煌。”

    顾明东自然是笑呵呵的应了。

    等他一走,顾卫国媳妇忙打开袋子,惊讶道:“好大好红的苹果,这还有一袋子点心呢,这叫啥点心?”

    就是最常见的沙琪玛,但南方少见这样的点心,所以不认识。

    还是顾三叔瞧了一眼:“沙琪玛吧,这东西可贵着呢。”

    顾三婶瞧了也笑:“阿东是个好孩子,知道孝敬你这个当三叔的,也不枉你这些年照看着几个孩子。”

    顾三叔一听不太乐意:“我是长辈,照看他们也是应该的,哪里就是图这些。”

    “我没说你图这个,难不成孩子们一片孝心你还不高兴了?”顾三婶瞪了他一眼。

    小的几个却不管大人的想法,都眼巴巴的看着桌上好吃的。

    顾卫家媳妇摸了摸肚子,厚着脸皮说:“妈,北京带来的点心肯定补身体,你看这……”

    顾三婶知道她的心思,对二儿媳妇那点小心思很是看不上,心底觉得不如老大家的体面大方。

    但看在未来孙子的份上,再看一群小萝卜头馋的口水都流出来了,还是从里头拿出两个苹果,四块沙琪玛来。

    一人一块肯定是不够的,顾明东也没法带回家那么多,真一家送一打的话别人还以为他冤大头呢。

    顾三婶拿出菜刀分了分,确保每块大小都差不多:“都是好东西,每个人拿一块尝一尝。”

    剩下的却被她放进了柜子里:“这些留着过年吃。”

    她一声令下,孩子们呼啦啦的上前拿自己那份,还因为一点大小争吵起来。

    顾卫国媳妇吃了自己那份还不解馋,瞧了眼自家男人,又把目光落到两个女儿身上:“小芳,小薇,你俩人小肚子也小,吃不完这么多,妈帮你们吃一块,剩下的你们俩分一分。”

    两个女儿正吃的高兴,听见这话面色一哭,委屈的差点哭出来。

    顾三婶皱眉道:“有你这么当妈的吗,还有脸跟孩子抢一口吃的,小芳小薇快吃,别搭理她。”

    顾卫国媳妇顿时委屈道:“妈,也不是我想吃,是你孙子想吃。”

    要是私底下,顾三婶指不定就给她了,但当着这么多人的面,老大家的还在旁边看着呢,顾三婶只冷哼道:“那他也只能怪爸妈没本事,弄不到北京来的点心。”

    顾卫国媳妇脸一黑,扭过身体生闷气了。

    结果旁边的顾卫国也不搭理她,自顾自吃得开心。

    倒是顾保家吃了一口苹果,听见这头的吵吵,他看了眼自家媳妇,悄摸的把剩下的塞给她。

    老大媳妇也馋,其实老顾家的条件还不错,两个儿媳妇怀孕之后能吃上鸡蛋大米,偶尔还能吃一顿肉,已经比村里头其他人强多了。

    但丈夫能惦记着自己,一口吃着都念着自己,她心底也高兴的很,看着男人的眼神都带着柔情蜜意。

    这可把对面的老二媳妇气着,伸腿踢了一脚自家男人。

    偏偏顾卫国已经吃完了,莫名其妙的看着她:“你踢我干啥?”

    老二媳妇黑着脸,打开门走了。

    顾三婶也不惯着她,冷哼道:“这些东西都是阿东孝敬我们两个老的,我们心疼孩子,愿意给你们分一口,但有些人啊贪心不足,吃了还想吃,真让人不待见。”

    顾明东可不知道自己送了一带伴手礼,倒是引发了一场小口角。

    送完了东西,他没直接回家,反倒是转道到了老房子。

    郑通瞧见他就乐呵:“哦,大功臣终于回来了。”

    顾明东伸手扔过去一个小袋子,郑通接过来,打开之后就是一乐,拿出一块枣泥饼塞进口中,咬了两口就说:“是老家的味道。”

    尝了一块,郑通就放下了:“带回去让孩子们吃吧,这东西也不顶饱,还不如吃几个大饼子实在。”

    顾明东知道他是心疼孩子,想把好吃的留给他们。

    “家里还有,我带了不少回来,这些你就留着吧,也能分给吴家那小姑娘尝尝味儿。”

    听他这么说,郑通倒是收下了。

    顾明东又问:“上次那个青铜鼎还在吗?”

    郑通看了他一眼:“老头子留着炖汤呢。”

    顾明东却神色一肃:“这次在北京,我又看见了相似的青铜鼎,大小是之前那个的数十倍,就如家中水缸一般。”

    一听这话,郑通也神色一沉:“你确定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