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玄幻小说 - 七零之佛系炮灰在线阅读 - 七零之佛系炮灰 第280节

七零之佛系炮灰 第280节

    “哼,我跟晓茹情比金坚。”顾二弟忙道。

    瞧着弟弟妹妹吵吵闹闹,顾明东笑着说道:“小西把钱拿回去吧。”

    不等顾明西说话,他又说:“我这儿还有,老二钱不够我就先垫上,反正到时候也是他还。”

    他也没打算把弟弟妹妹的彩礼嫁妆全揽在身上,毕竟他们都是有工作有工资的人了。

    不过长兄为父,顾明东还是说:“房子的钱从我这儿出,如果爸妈还活着,他们也会为你造新房子,以后小西小北要是嫁人,这份钱也有。”

    话虽如此,顾家爸妈走的早,当初留下来的钱早就花光了。

    大哥不但把他们养大成人,还要管他们娶妻生子,顾明南吸了吸鼻子,叫了一声哥就走过去想搂他。

    顾明东赶紧止住:“别来这套肉麻的。”

    顾三妹嘲笑道:“除了晓茹姐,咱们家没人吃这一套。”

    顾明南哼哼道:“你就是嫉妒我。”

    商定了此事,顾明东又交代道:“小西,钱你拿着,但对外还是说你把钱都拿出来让老二结婚了,不然外头会猜。”

    老顾家上上下下都知道,他们家大哥有来钱的路子,但是不那么光明正大。

    顾明西立刻点头:“好,我就说这几年攒下的工资全拿出来了,一分没留下。”

    顾明南一听,顿时苦了脸:“完了,外头肯定要说我这个哥哥就知道吸妹妹的血。”

    “那等以后小西要结婚,你也可以对外说几年的工资全拿出来,给妹妹置办嫁妆了。”顾明东打趣道。

    顾明南的担心很快成了真,老顾家对外放出去风声,生产队的人立刻就信了。

    毕竟这年头姑娘家还没出嫁,赚到的工资上交很正常。

    而家里有儿子有女儿的,拿女儿的彩礼给儿子当聘礼的也不少。

    于是顾明西出门的时候,便有三姑六婆过来说话,话里话外无非是让她多为自己想想。

    顾明西笑而不语,心底暗道你们知道个啥。

    大部分人还算知趣,偏偏有人看不懂脸色。

    刘三婶堵在顾明西面前,开口就说:“小西啊,你说你每天累死累活的上班干什么,赚到了工资还不是都给了你哥,便宜了别人委屈了自己。”

    顾明西不爱跟她大交道,转身就想走。

    刘三婶却追着说:“女孩子要强也没用,还是得嫁个好人家,那才是真真切切的实惠。”

    “瞧瞧我家大妮,儿子都已经生了,现在跟着女婿去北京享福喽。”

    “你啊别太犟,你家拦着你不让你嫁人,拖几年年纪大了,你这可嫁不出去喽。”

    “阿东也不催催你,还是他想着自家负担大,指望你多往家里头拿几年工资,到时候替他把下头的几个小的都养大。”

    “你傻不傻呦,那是你侄子侄女,侄女还是捡来的,为他们花钱值得吗?”

    顾明西不在意别人说自己,却不喜欢他们恶意污蔑自家大哥。

    “刘三婶,大哥对我怎么样我自己清楚。”

    “你清楚什么啊,别被他骗了。”刘三婶嗤笑道。

    顾明西瞪了她一眼,忽然笑了起来:“三婶,我大哥说了,将来我嫁人他也一样给嫁妆,倒是你家大妮姐出门的时候,听说连铺盖卷都差点没能带走?”

    刘三婶脸色一僵:“那不是家里头太困难……所以我才说大妮眼光好,女婿不介意,反倒是心疼她。”

    “他们去了也得小半个月了吧,怎么还没回来?”顾明西反将一军。

    “别的知青可都已经回来了,他们要是再不回来是不是私自潜逃了,那可得报公安了。”

    扔下这话,顾明西冷哼一声走了。

    刘三婶脸色一阵青一阵白,最后唾了一口:“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

    心底却也忍不住担心起来,女儿跟着女婿去了北京,按理来说也该回来了,怎么一点音信都没有。

    刘三婶这才恍然想起,他们家除了知道钱知一是北京人,其他的一无所知。

    第176章 失踪(二)

    因为生产队的闲言碎语, 顾明西平时也不大往村里头去。

    她其实也没啥时间出门溜达,毕竟白天得上班,晚上还得去找郑通学习古董知识。

    跟着郑通学习之后,顾明西才知道以前自己多傻多天真, 她哪能想到就一个老物件, 条条框框倒是能写出一本书来。

    这反倒是激起顾明西的胜负欲来, 不管多难多复杂,她都啃了下来。

    郑通一开始答应下来, 也就是卖顾明东一个面子, 如今世间久了,反倒是起了几分爱才之心。

    唯一可惜的是, 老顾家的孩子聪明归聪明,也够勤奋努力刻苦,可偏偏对他的本质风水毫无兴趣。

    又是一个晚上,一对一的教学结束,顾明西却没急着走。

    她笑嘻嘻的看着自家老师:“郑老师,生产队都说我亏大了,你怎么都不问我?”

    郑通哈哈一笑:“这有啥好问的,你家老二我不熟,但阿东的人品我还不知道?”

    “这年头重男轻女的多, 但你大哥不是那样的人。”

    顾明西听了也高兴:“哎, 老师都看得明明白白的事情, 偏他们话多。”

    郑通倒是说:“他们不一定不懂,只是茶余饭后话家常罢了。”

    顾明西撇了撇嘴, 起身打算离开。

    郑通犹豫了一下,叫住她问:“这几天怎么不见你大哥?”

    “他一直在家啊。”顾明西有些没明白,“大概开始春种了, 所以比较忙,没时间过来。”

    顾明东以前也不喜欢串门,再加上猪圈也不在这一块,十天半月不过来也不奇怪。

    郑通却总觉得哪里不对:“你大哥最近心情怎么样?”

    “挺好的,老二要结婚,他还挺高兴的。”顾明西看了看郑通,“郑老师,你是不是找我大哥有事儿,有事儿你告诉我,我回家告诉他。”

    “倒也没什么事情。”郑通沉吟下来。

    最后也没说到底什么事情,顾明西回到家,想了想还是找到了顾明东。

    “大哥,郑老师似乎找你有事儿,但我问他什么事情,他又不说。”

    顾明东挑了挑眉:“那我待会儿过去看看。”

    等他到了郑通跟前,郑通上下打量了一番,见顾明东气色极好,之前从北京回来之后,身上总带着的几分郁气也都消散了。

    心底松了口气,郑通笑道:“大年夜那天晚上喝醉了,我没说什么乱七八糟的话吧?”

    “确实没说什么。”

    顾明东等他松了口气,忽然念道:“以天为炉,以地为鼎,人肉为祀,烝兕乃得安。”

    郑通拍了一下自己的脑门,暗骂自己喝酒误事,怎么该说的不该说的都说了。

    “这里面有什么是不能说的吗?”顾明东问道。

    这几句话听着就是古代的咒语,他原本也知道青铜鼎是祭祀用的礼器,郑通为什么要隐瞒这个。

    郑通叹了口气:“不是不能说,而是没必要说,说了也是徒增烦恼。”

    “阿东,你我都是凡人,自己的命运尚且随波逐流,更何况是天地大运。”

    顾明东心思一转:“什么意思,还跟天地扯上关系了?”

    郑通无奈道:“青铜鼎里面的字记载,上古时期曾经发生了巨大的灾难,需要以天地为炉鼎,用活人作为祭祀,最后还杀了神兽,才让灾难平息,获得暂时的安宁。”

    “你想想看,上古时期都无法解决,只能依赖于人牲来祭祀镇压的东西,是你我能碰的吗?”

    顾明东脸色微微一沉:“这么严重?”

    郑通叹气道:“之前看到小青铜鼎,我已经预感不妙,后来你在北京遇到了大号的,我这心里头就七上八下的。”

    “这里头,怕不只是借运那么简单,而是有了不得的事情,是你我都无法触碰的。”

    顾明东听着这危言耸听的话,心底信了大半,恐怕守珠人守着的并不是佛骨,而是依赖于佛骨的存在,一代代被镇压的邪物。

    “你也说了,这是我们无法触碰的东西,既然如此何必发愁?”

    郑通没好气的看了他一眼:“老夫这不是担心你天不怕地不怕,胆大妄为,到时候把老天爷捅一个窟窿来。”

    这倒是猜对了一半,顾明东显然已经早早的去找过,只可惜没找到罢了。

    不过现在听郑通这么一顿分析,顾明东也不打算继续冒险。

    顾明东笑了一声:“那你可想错了,我这个人最惜命,才不会以身试险。”

    “最好是这样。”郑通笑骂了一句。

    “原想着解决不了的事情,索性放下不提,也省得你烦心,谁知道喝酒误事。”

    如今跟顾明东聊过了此事,郑通也放心下来,还打趣道:“听说你家老二要结婚了,新娘子怎么样,要不要我帮你相看八字?”

    “难不成八字不合,我还能棒打鸳鸯?”顾明东笑起来。

    郑通哈哈一笑:“八字能流传千年,自然有他的道理,你可别不信。”

    “我信我信,但我更相信日子是过出来的,不是靠八字定下的。”就算是八字不合,现在顾明南跟钱晓茹都认准了对方,他才不会去做王母娘娘。

    这话让郑通频频点头:“还是你通透。”

    “不过老顾家有你镇着,什么牛鬼蛇神都得靠边站,你弟弟妹妹也都能沾光。”

    郑通没说虚话,自从顾明东来到这个世界,老顾家的整个风水都变了。

    原本等待着他们一家的炮灰命运已经越行越远,一切蒸蒸日上,虽说不是顺风顺水,却也已经摆脱了命运的枷锁。

    与之相反的,是男女主的人生宛如滑铁卢般一落千丈。

    知青请探亲假回家过年在政策上是被允许的,不过在有些下乡的地方,当地的干部怕出事儿,亦或者其他的缘故,总是喜欢卡着知青的申请。

    顾三叔就从来不这样,谁乐意回去就回去,总不可能不回来了。

    毕竟粮食关系都转了,你要是不回来吃什么,当地的领导也不能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