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玄幻小说 - 七零之佛系炮灰在线阅读 - 七零之佛系炮灰 第350节

七零之佛系炮灰 第350节

    顾保家夫妻不太放心,有心想送他去学校,但被顾勇拒绝了。

    “爸妈,我不小了,再说黛山市也不远,到了地方也有人接,何必麻烦你们来回跑。”

    “爸不怕来回跑,你考上大学了,可给我们老顾家光宗耀祖了。”

    顾勇讪讪笑道:“我那算什么大学,两位姑姑才是真的光宗耀祖。”

    “都一样,你可是我们家第一个考上的。”至少在他们大房是。

    顾勇只得说:“阿芳姐会来接我,再说我跟刘小柱一起出发,也能相互照应。”

    想到顾芳和刘爱花都在黛山市,钱晓茹也在,好歹能照顾着顾勇一些,夫妻俩这才稍微放心了一些。

    最后到底只让他们送到了镇上。

    看着孩子坐车离开,顾建国夫妻使劲挥着手,眼睛酸溜溜的,一时仿佛回到送大儿子去当兵的时候。

    跟他们一道儿来送行的王麻子倒是乐呵呵的,还对顾保家说:“建国兄弟,孩子以后就是大学生,咱们以后可等着享福喽。”

    顾保家心底不喜欢王麻子,但看着刘小柱的面子,还是应和了一句:“是啊,都是孩子自己争气。”

    “可不是,我也没怎么管,小柱这孩子就是生的好,打小就聪明。”王麻子乐呵呵的夸道。

    顾保家一时都说不出话来。

    回上河村的一路上,就听王麻子在那边巴拉巴拉,愣是将刘小柱夸出一朵花儿来。

    这倒也罢了,他还吹嘘自己有眼光,运气好,一副以后不用干活就等着他们养活的架势。

    好不容易分开,顾保家的忍不住撇嘴:“这人真没颜色,没瞧见咱们都不爱搭理他。”

    “算啦,以后小柱跟咱阿勇是同学,总得给他点面子。”

    “给他三分颜色他都要开染坊了。”

    骂了几句,顾保家的忽然压低声音说了句:“生产队都在传,说刘寡妇以前就跟王麻子不清不楚的,刘小柱其实是他儿子。”

    顾保家皱眉道:“不能够吧?”

    “怎么不能,当年刘寡妇生这小儿子的时候,她男人都已经走了,算算时间怀上那会儿男人也病的半死不活的,哪儿还能那个。”

    顾保家心底其实也怀疑,倒不是其他,而是以王麻子的为人,能心甘情愿的下地干活,养活别人的儿子女儿,还让他们读书考试上大学,这怎么看都带着几分古怪。

    不过这些也只能私底下想想:“爱花跟小柱都是好孩子,这些话你私底下听听就好了,别到处瞎说。”

    他家的连忙道:“还用我说吗,外头人人都这么传。”

    “整个生产队,估计也就瘪老刘不知道,他要知道估计得闹起来。”

    就连瘪老刘媳妇和媳妇,估摸也都是知道的。

    但她们都有默契的瞒着瘪老刘,毕竟不管刘小柱是谁的种,都不是他们家的,这么多年都过去了,这要是闹腾出去丢的是大家的脸。

    再者,有王麻子养孩子还不好吗,万一王麻子撂摊子不敢了,瘪老刘不得又管着几个侄子侄女,到时候亏的才是他们的钱。

    他们跟刘寡妇死去的男人又没感情,甚至十分厌恶,哪里会为他出头。

    于是慢慢的,刘小柱的身世成了上河村共同的秘密,大家伙儿都知道,大家伙儿都不说,只瞒着瘪老刘一个人。

    这边顾勇和刘小柱出发了,那边顾明西和顾明北也得收拾行李准备出发。

    要是想路上宽裕的话,其实她们俩早就该走了,可谁让两个姑娘都舍不得家里头,能多待一天是一天。

    出发前一晚,姐妹俩收拾好行李,一个给家里留下好几个坛子是酸菜,一个炒好了一瓶一瓶的辣椒酱。

    顾明东在旁看着,忍不住笑了:“这是想让我们吃到过年了?”

    顾明西笑道:“能吃到过年最好,等过年我们就回来了。”

    顾芸在旁边比划;【三姑,四姑,我也会做。】

    顾明北笑着摸了摸她的头发:“让我来吧,不多做点我不放心。”

    临了又开始交代两个大侄子:“你们平时都在学校,回家的时候多留心一下你们爸,他白天干活,有时候觉得麻烦就不吃饭。”

    顾明东无奈解释道:“就那么几次,我也不是不吃饭,是觉得天太热所以吃了西瓜。”

    “西瓜能当饭吃吗?”顾明西不答应。

    “大哥,人是铁饭是钢,几顿不吃胃都要弄坏了,到时候你后悔也晚了。”

    “你就是懒,仗着家里头没人看着你。”

    这一次顾明北也站在她这边,甚至还说:“我们去北京上学之前,大哥你可是答应过会好好吃饭,会好好照顾自己,结果就这样糊弄我们。”

    “你要是再这样,那我就不读书了,回来给你做饭,盯着你吃一日三餐。”

    顾明东难得被教训的抬不起头来,连忙求饶:“行了行了,我以后一定好好吃,不管天多热都吃一日三餐,一顿不少,这样可以了吗?”

    顾明西这才笑起来:“我会让阿晨监督你的。”

    “阿晨,你爸要是再不好好吃饭,你就给三姑打电报,到时候我立刻回来。”

    顾明晨立刻保证道:“三姑四姑,我一定会好好盯着我爸的。”

    这幅兴师动众的模样,让顾明东深刻的体会了一下什么叫甜蜜的负担。

    顾明北炒好了肉酱、番茄酱、辣椒酱等各种酱料,都用玻璃瓶装好了密封起来,放到阴凉的地方存着。

    “大哥,这些里面没有水,耐放。”她解释道,“有时候你要是觉得做饭太烦,就下一把面条,随便用酱拌一拌就能吃。”

    顾明东笑着答应了,又说:“你们也带一些走,不是说北京的饭菜吃不惯吗?”

    “吃着吃着就习惯了。”顾明西表示道。

    不过等临走的时候,顾明东还是给她们带上了不少东西,不只有拌饭吃的肉酱,还有各种各样的水果。

    一路把她们送上了火车,顾明东才吐出一口气。

    一回头,顾明晨笑道:“爸,你可是答应了三姑四姑的。”

    顾明东只得低头:“行行行,儿子倒是管起老子来了。”

    “平时我们都听你的,但事关身体不能马虎。”顾亮星笑嘻嘻的说。

    另一头的火车上,姐妹俩找到位置坐下,放下了行礼终于能够歇一歇。

    擦了一把额头的汗,顾明西笑着说:“咱俩好像把大哥吓坏了。”

    顾明北也笑起来,低声说:“咱家大哥天不怕地不怕,就怕咱们念叨他,哎,咱俩不在家总觉得不放心,阿星太粗心,阿晨也得上学。”

    以前不知道,时间久了,姐妹俩就摸索出规律来。

    他们家大哥主意正的很,但姐妹俩持之以恒的唠叨,尤其是切切实实带着关心的唠叨,总能让大哥妥协。

    不得不说,姐妹俩也拿捏住了顾明东的软肋。

    顾明西笑道:“现在还好,就是怕以后阿星阿晨都出去上大学,那可真没有人盯着大哥了。”

    这话一说,姐妹俩都沉默了一下。

    许久,顾明西忽然说了句:“哎,早些年咱是不是该劝劝大哥再找一个,这样等阿星阿晨长大了,他也不会孤零零的一个人。”

    “那会儿哪能想到咱们都会离开上河村。”顾明北也感叹起来。

    不只是他们,顾明南也不在上河村了,等三个孩子一走,大哥岂不是真的孤零零了。

    两个姑娘脑补了一番,似乎都已经看到自家大哥伛偻着背,形单影只的留在村里头,一个人吃饭,一个人干活,一个人做家务。

    光是这么一想,姐妹俩都觉得心酸。

    她们显然忽略了,顾明东现在正值壮年,站出去别人都喊一声小伙子,再者他也不是一个人的事实。

    顾明北先受不住了,连忙说:“等我毕业就回来。”

    顾明西看了她一眼,摇头说:“大哥肯定不答应。”

    顾明北又问:“大哥肯定是不想再找的。”

    不是她自夸,凭自家大哥的条件,真的要找的话早就能找了,即使大哥想要黄花闺女,这两年也不是没有人上门说亲。

    十里八乡的,谁家不知道老顾家起来了,弟弟妹妹当工人的当工人,上大学的上大学,对唯一的大哥还特别的孝顺。

    再者,顾明东也不显老,长得好看不说,对妹妹也好,这对妹妹好的男人,对媳妇总不能太差吧。

    虽说有三个孩子,但三孩子都长大了,也不用新进门的管。

    两个女孩对视了一眼,都无奈的叹了口气,平时的小事情,她们俩唠叨唠叨大哥就妥协了,这样的大事儿根本不可能听他们的。

    许久,顾明北忽然说了句:“我觉得大哥可能会喜欢读过书的女孩。”

    顾明西沉默了一下,耸了耸肩:“那还是咱们盯着点更靠谱。”

    读过书上过大学的姑娘,怎么可能想嫁到上河村。

    顾明东可不知道一双妹妹因为他的“孤单”问题操碎了心,他一回到上河村,就被顾三叔急急忙忙的拉走了。

    第213章 合同

    《溪源镇公社上河村生产队山林责任制合同》

    看清楚桌上放着的合同, 顾明东也是眼睛一亮:“三叔,镇上答应了?”

    顾三叔也是笑容满面,点头道:“前几天我走了一趟公社, 把咱们早稻这一轮的收成往上报上去,上头满意的很。”

    “这两年附近生产队的劳动积极性都不行, 可自从咱们村开始弄包产到户,社员们的积极性就跟赶上了拖拉机似的往前冲。”

    可不是吗,给自家种地跟给公家种地能一样,自家的田地那不得一心一意的看护着。

    以前他不吹哨子就没人出门上工, 能偷懒就偷懒, 现在都不用他看着,省心省力多了。

    两相对比,一边是上河村日渐高涨的劳动积极性, 一边是其他生产队摸鱼偷懒的状态, 明眼人都知道哪一套方法才更有用。

    顾三叔笑着说:“虽然王书记没明说要推广包产到户的做法,但我瞧着他是有这个念头的, 只是碍于……”

    顾明东懂了, 碍于上头没有明确的指令, 王书记怕闹大了不好收场,所以才犹豫。

    顾三叔拍了拍大侄儿的肩, 继续说:“这可是咱溪源镇,甚至是整个黛山市第一份山林责任制合同, 阿东,你可要好好干。”

    顾明东明白, 这份合同不仅是顾三叔努力争取来的,其中也有王书记的意思,为此他肯定是也承担了一定责任的。

    往下看, 顾明东的目光落到“重大改革”几个大字上,这份承包合同跟以后的合同可不一样,多了许多条条款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