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大明驸马爷在线阅读 - 第45章 翁婿合议,大明盐务将换天地(下)

第45章 翁婿合议,大明盐务将换天地(下)

    “规模生产,成本会降低许多。”

    “当朝廷的细盐价格跟那些私自所产粗盐成本相当时,私盐也就再没有存活的可能。”

    牛城说着,看到一旁卷起的手绘大明地图。

    他拿过来,伏地展开,一边指着地图上的区域,一边解释道:

    “至于盐价定制,像扬州府这里产盐最多,朝廷只按照每两产盐成本定价。”

    “刨去盐工、盐官等开销后,每两食盐价格是1铜币的话,我们卖给盐商2铜币,扬州府盐价设为每两食盐3铜币的价格,而再远些的德安府设定为5铜币,凉州卫设定为10铜币。”

    “这样的话,私盐生产根本入不敷出,自然也就被抑制了。”

    “而临近盐产地区,可以低价买到食盐,盐商想多赚钱那就要远运,这中间的挑费刨除,是有赚头的,这样可以让盐商获利,也可以让大明所有百姓有盐可食。”

    “最重要的是,盐引限制贩盐这一条可刨除。”

    “要换个思路,那就是人人皆可贩盐,人人皆可为盐商,想赚钱那就必须按照朝廷的定价贩卖。”

    牛城说完,抬头望向朱元璋:“陛下以为如何?”

    “想法不错。”

    朱元璋略带赞许地说完,却是眉头皱起,轻叹道:“这执行起来难度可是不小,盐场扩大规模,盐价定制、管控,盐场管控……需要的人力物力财力可都是不小哇。”

    “嗯。”

    牛城点了点头,接着说道:“陛下,细节还需斟酌。或许实施起来需要五年,十年,甚至二十年,可一旦细盐普及,可是造福天下万民的大好事。”

    “另外,陛下可别忘了精盐。”

    牛城这一提醒,朱元璋忙转头问道:“那精盐,你是作何打算?”

    “精盐陛下不是已经交给臣了吗?”

    牛城笑了笑,接着说道:“按照我这方法炼制的细盐,虽然比盐商的细盐更为精炼,但仔细品味仍会有淡淡的腥味或微弱的苦涩。而精盐只有纯正的盐香。”

    “这精盐朝廷购买,臣只收细盐五倍价格,若其他盐商购买臣卖他十倍价格,陛下觉得如何?”

    朱元璋闻言微微点头:“就按这个比例定价!”

    牛城这区分待遇,可算是深得朱元璋之心。

    而之前牛城说的雇佣盐工、区域发展……这各种词汇在朱元璋的脑海中活跃、跳动着。

    “啪”的一声。

    大手拍在桌案上,朱元璋高声笑道:“可行!”

    他快速整理了一下思路,仿佛忘了牛城的存在,直接拽过笔墨纸砚,提笔开始书写了起来。

    望着这位每天十二个时辰,至少九个时辰投入到江山社稷中的“老丈人”,牛城是打心眼里佩服。

    这都快赶上机器人了,他怎么就能保持如此的精力充沛?

    牛城起身,望着那纸张上快速写下的字,帮着研起墨来。

    “陛……!”

    老太监提着食盒进来,刚要说话却忙止住了声音。

    他没敢上前,只提着食盒站在一旁等待着。

    整个御书房,除了毛笔划过纸张的声音,也唯有轻微的研墨声相伴,显得格外的恬静。

    时间一分一秒流逝。

    一张,两张,三张,四张……。

    那写的密密麻麻,字迹不是很好看,却十分工整的纸张被丢在一旁。

    这些纸张上,有清晰的思路,将整个盐务每个细节都十分清楚地写了下来。

    这不似牛城分析那般笼统。

    而是把该增加的官员,各级的构造组成,盐工的招募,盐商贩卖,盐场扩产等数十条分门别类写出细致的轮廓。

    在这些纸张下方,还可以标注了一、二、三……这样的数字标记。

    就这工作态度,大明想弱都难。

    这若是放在后世,那也绝对是巅峰的人物。

    牛城是由衷的钦佩。

    反正他肯定是做不到。

    人生嘛,难得偷上半日闲,何必忙碌的似狗?

    想法决定活法,这话可是一点没错。

    “陛下,该上早朝了!”

    时间不知过了多久,老太监走到了桌案对面提醒道。

    他手中的食盒早已不见,想来是明白朱元璋是没时间吃夜宵了。

    牛城研磨来回换手了多少次都已经不记得了,十七岁的健硕身躯此时也早已疲惫不堪,虽然没有打哈欠也早想回去睡觉了。

    可朱元璋仍是神采奕奕,奋笔疾书着。

    当听到老太监提醒时,他方才缓缓放下笔。

    望着一旁写完,堆积如小山的纸张,露出欣慰的笑容。

    “牛城,昨日返京万人相迎,你有何感想?”

    朱元璋倒是不急,活动了一下手脚笑着望向牛城。

    “累!”

    “哦?”

    朱元璋眉头一挑。

    在他看来,牛城应该明白这万人相迎的场面,肯定是有人推波助澜才能如此规模,那是否该说“臣惶恐”?

    这怎么还是一个“累”字?

    朱元璋不解,问:“这个累字从何说起?”

    “伴君如伴虎,自然会累!”牛城直率地回道。

    话一出口,吓得老太监身体不由得一阵颤抖。

    这是能当着陛下的面说的话吗?

    咋滴,驸马爷这是不想活了?

    却听牛城接着说道:“盐务、瘦马、一路疾行、万人相迎、彻夜不眠……陛下,臣真的很累呀!”

    “哈哈哈哈……你是真敢说话!”

    朱元璋开怀大笑,对牛城越发的喜欢了。

    这天下间,敢当着他朱元璋的面喊累的牛城是第一个。

    可这累,是指朱元璋强加给他牛城的重任——盐务、瘦马。

    这累,又是指身体的疲惫——一路疾行、万人相迎、彻夜不眠。

    这累,又是别有所指——万人相迎、彻夜未眠。

    可正是意味深长,又无比的直白呀!

    朱元璋伸手拍了拍牛城的肩头,笑道:“欲戴其冠,必承其重!这文昌伯,可不是那么好当的。”

    “陛下,要不别封爵了。臣就想安安静静做个三驸马,没事跟崇宁花前月下,偶尔经营点小生意,赚点小钱。”

    牛城苦笑着:“臣保证,只要大明需要,臣自会鼎力相助。这文昌伯,要不还是别封了吧。”

    “君无戏言!况且这可是满朝文武共同商议的,怎能随意更改?”

    望着牛城的模样,朱元璋越发觉得这个“女婿”可堪大用,就是性情太过随意,有些懒散了。

    不过,倒也让朱元璋更为看好他。

    人是没有大的奢望,可重感情,重家国天下,这样的人就算再懒散,只要有才那就必然可用。

    “行了,朕要早朝去了,赶紧回你的驸马府花前月下去吧!”

    “是,臣告退!”

    牛城转身刚想离开。

    却听朱元璋问道:“盐务一事,官商勾结,首犯数百,涉案数千,波及数万。”

    “牛城,你觉得朕该如何惩治?”

    “是杀,还是小惩大戒?”

    这一问,牛城整个身体僵住了。

    风三娘……

    十二府数十张盐引……

    京都应天府盐价大战……

    他娘的!

    牛城自己也是深陷在其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