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玄幻小说 - 我有三千深情在线阅读 - 我有三千深情 第87节

我有三千深情 第87节

    ??谢扶光满脸好奇,“是什么?”

    ??王晏之摊手,“皇帝想赏我个官做,我拒绝了。”

    ??做官干嘛?整天对皇帝下跪吗?他可没那本事。

    ??像他这样,偶尔帮帮忙,还能得朝廷嘉奖,不要官职也有口头荣誉,可要是真做了官,那给朝廷做事就是职业,做好了没夸,做不好挨骂,该怎么选,他又不是傻子。

    ??谢扶光想了想,也觉得这是笔赔本买卖,深深觉得他夫君真聪明!

    ??车逐渐远去,车内的声音也越来越远。

    ??“我打算写本书。”

    ??“夫君想写什么?”

    ??“那自然是,先写我们。”

    ??王晏之以他们为原型,写了本《金簪记》,言辞风趣幽默,情节妙趣横生,其中各种反转戏剧令人哭笑不得,欲罢不能,一经上市,便畅销江南,甚至越来越远。

    ??由其衍生的说书和戏曲歌舞也是百花齐放,广为流传,直到千年以后,仍是影视改编极热门的话本。

    ??故事中的两位主人公,王晏之一生诗词累累,流传下来的也占据着当代学生求学二十多年的课本,其中一本游记更是全国学子的噩梦,让人又爱又恨。

    ??谢扶光早年经商,曾将生意做到海外,彰显当时的盛世,中年开始致学,之后更是将自己所学整理成册,《数问》的出现,证明本国数学曾领先国外七百年。

    ??且他也写诗,还总爱和王晏之以诗交流,每每学一首王晏之,总要关联学一首谢扶光的,或者反过来。

    ??二人被广大学子亲切地誉为难拆cp,来表明他们的难舍难分。

    ??无处发泄的他们只好在被虐时看看他们的电视剧,被电视剧里的他们甜一甜,就觉得课本上的他们似乎也没有那么可恶了。

    ??这一日,《金簪记》再度被翻拍,请了当前最有颜值和实力的小生小花,导演致力于打破经典,创造辉煌。

    ??然再如何翻拍,别人戏里的故事却怎么也不如真实的故事。

    ??有王晏之和谢扶光在,才是那段属于他们的锦绣良缘。

    ??作者有话要说:

    ??【本章有下个故事简介】

    ??本故事已完结,祝小王同学和小谢同学余生皆锦绣,见你便是良缘,拜拜,下个故事写嫁给未婚夫他爹。

    ??简介:萧问阙作为大周第二位皇帝,征战多年,收复失地,好不容易统一天下,朝政安稳,正该是他过安稳日子,享儿女孝顺的时候,却因为一场意外,不得不将儿子的未婚妻收入后宫。

    ??看着这个自己看着长大的孩子孤苦无依,遭受算计,萧问阙想,就让他在宫里住着吧,他护得住天下百姓,没道理护不住一个楼风吟。

    ??楼风吟自小和太子定亲,父兄祖父相继离去,他唯一能倚靠的人变成了太子,直到有一天,他被太子推开,茫然地落在原地,无处可去。

    ??他自小当成长辈的陛下向他伸出手,“过来。”

    ??本故事分为前世今生两个部分,前世古代今生现代。

    ??文风依旧纯爱,ntr感不强,主要写的是尊敬的长辈和爱护的晚辈之间的禁忌。

    ??排雷:古代部分攻非处,后期有生子,轮回后的现代双处。

    ??——

    ??第60章 嫁给未婚夫他爹1

    ??昭宁七年,前朝丢失的最后一块失地成功被楚国收入囊中,大楚就此实现天下一统,四海归一。

    ??朝廷也很快收到大军即将得胜还朝,亲征陛下也即将随军归朝的消息,群臣既期待又忐忑。

    ??说起他们这位陛下,便不得不提起对方的武德充沛,从做太子开始便一直征战沙场,后来做了皇帝,在长安老实了几年,等到朝政平稳过渡,在他的平衡下稳定运行,便又拍拍屁股带着大军离开长安,去收复失地,只留下不过刚刚十一二岁的太子监国。

    ??看着彬彬有礼向他们请教学问的太子,一众朝臣便是再气也无处发,参皇帝的奏折至今堆满了一间库房。

    ??然而任凭他们如何不安,不想这建立不久的新朝落得二世而亡,他们也只能捏起鼻子兢兢业业干活。

    ??幸而在昭宁帝的远程把控,太子监国,朝臣辅佐的情况下,朝政竟也平平稳稳度过了这几年,并也未出什么大的差错。

    ??可皇帝不在长安,终无法令朝臣安心,如今昭宁帝终于要回来,满朝文武虽心思各异,却也都纷纷松了口气。

    ??在众多人期待着皇帝回长安处理朝政时,却也有人心中有着不同的想法。

    ??陆太傅今日给太子上完课,又久了一会儿。

    ??内官已经将太子的东西收拾好,太子看向陆太傅,“太傅可还有事要嘱咐?”

    ??陆太傅:“……并未。”

    ??太子:“既然如此,太傅便早些回府吧,也好有时间陪伴家人。”

    ??陆太傅深深看了太子一眼,太子与他对视,神色岿然不动,最终,陆太傅朝着太子行了一礼,退了下去。

    ??内官看了眼陆太傅的背影,又看了看太子。

    ??太子手中漫不经心把玩着腰间的玉佩,淡淡道:“无事,太傅这两日心火旺盛,传孤的命令,给太傅放两日假,这两日就在府中歇息,不必来给孤上课。”

    ??“是。”

    ??太子回到宫中,便有贴身宫女上前服侍,不一会儿,便有人通传,“永乐公主到了。”

    ??“大哥,我就说那些人不安分,你也是,对他们太宽容了,要我看,越给他们脸面,他们便越是蹬鼻子上脸,你得狠狠罚他们,让他们尝尝妄议皇室,企图动摇国本的下场。”

    ??太子瞥她一眼,“身为公主,却妄议朝政,小心又被参几本。”

    ??永乐公主不屑道:“参就参吧,我还缺那几本?”

    ??太子又道:“父皇就要回来了,你就不怕他们参到父皇那里去?”

    ??永乐公主努了努嘴,明显还是不满,却并未再说什么。

    ??“启禀殿下,临安世子来了。”

    ??能随意出入皇宫,甚至来东宫也不必通禀的人,也只有被先帝视为手足的临安王,所剩唯一血脉,临安世子。

    ??同样是太子未婚妻。

    ??当今世上哥儿地位最低,女子尚且不过男子一半,哥儿更只有女子一半,哥儿虽也能生育,可生育率极低,一生难得一子,且极有可能生的也是哥儿。

    ??因此,哥儿数量虽少,却并未遵循物以稀为贵的原则。

    ??普通百姓便罢,能娶到一妻便是有幸,大户人家断不会娶一位哥儿为妻。

    ??可就是在哥儿地位如此低的情况下,昭宁帝却在登基后,便给刚满十岁的太子定下了这门婚事,且极宠爱这位未来儿媳,在长安那两年,有什么好东西,太子有的他一定有,太子没有的,他也会有,还特许他自由进出皇宫的权利。

    ??昭宁帝在时,楼风吟就是全天下的女子哥儿最羡慕的人。

    ??一道白青色的身影跨步进来,对方发饰质朴,不过半披青丝在背,另外一半简单挽了个发髻,额前几缕鬓发随意垂在鬓边,头上的青玉簪更衬得他莹莹如玉。

    ??眉眼秾丽,却自带一股清冷,看向人时尚且让人觉得疏离,不看人时,更令人感到遥不可及。

    ??然今日的他却又似乎有些不同。

    ??楼风吟的言行举止间,带上了几分和寻常有些区别的急切,见到太子时,似乎才想起自己要行礼。

    ??“参见殿下!”

    ??匆匆一礼后,楼风吟不等太子反应便道:“殿下,敢问您可是要去城门口迎凯旋之军?”

    ??“不知殿下可带风吟一同前往?”

    ??“这有什么不可以的,嫂子你怎么和大哥这么客气?明明都是快成亲的人了。”永乐公主和楼风吟关系好,走过来抱着他的胳膊帮他说话。

    ??楼风吟浅浅一笑,似有赧意。

    ??“害羞做什么,等父皇回来,你身上的孝期也要过了,可不就是该成婚了吗。”永乐公主打趣道。

    ??太子不着痕迹皱眉,“还未出阁,便随意将婚事挂在嘴边,孤改日便问问邱宫令,如何教导的你礼仪。”

    ??永乐公主敢怒不敢言,只恨自己不是男子,只能眼睁睁看着她的太子大哥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

    ??楼风吟垂眸,“殿下,您还未回臣。”

    ??太子穿好衣服,转身看着他道:“那是正事,不可胡闹,你我尚未成婚,迎接父皇一事有孤与朝臣们即可,你若想见父皇,可暂且留宿东宫,父皇回宫修整好后自会见你。”

    ??闻言,楼风吟眼中期待淡去,眼眸微垂,沉默半晌,才沉着声音说了句:“……知道了。”

    ??寻常即便再不愿,也会努力做到礼仪周到的他,此时竟是连个敬称也无。

    ??太子微微皱眉,似是想说些什么,却有人来催促,说是时辰要到了。

    ??他只得留下一句,“永乐,好好招待世子。”

    ??看着他远去的身影,楼风吟半晌没回神。

    ??肩上忽然被人拍了一下,转身便见永乐公主神神秘秘地对他说:“想去迎父皇吗?”

    ??楼风吟又看了眼太子离开的方向。

    ??永乐公主露出嫌弃的表情,“不用管他,我看啊,我大哥是被那群人养成了个老古板,十七岁却像七十岁。”

    ??楼风吟忍俊不禁。

    ??见他终于露出笑意,永乐公主也高兴起来,“咱们想见父皇,关他什么事?就是管得宽。”

    ??“咱不听他的,走,我们也去接父皇!”永乐公主拉着他就往宫外去。

    ??一众宫人既着急又不敢劝。

    ??太子管的了朝政,却管不了亲妹,这未来太子妃很快就要成为东宫另一个主人,他们更不敢招惹,只能眼睁睁看着这两人出了宫,直奔城门的方向。

    ??刚过正午,本该是天气最炎热时,却不想今日天气阴沉,大风过境,天上非但没有炙热的艳阳,反而舒适宜人,走在路上,人都不愿意回屋。

    ??太子领着百官在城楼上等待,从上午到中午,从中午到下午,眼见着日渐西沉,百官们都以为今日人到不了时,终于有人大喊:“回来了!陛下回来了!”

    ??看着那远远一点的黑色旗帜,众人纷纷打起精神,正衣冠的正衣冠,醒神的醒神。

    ??太子都抖了抖衣袖,让自己看起来更气度不凡。

    ??压下心中的激动和期待,领着百官下城楼,到城外迎接。

    ??远处的队伍逐渐走近,那走在队伍最前方的人也越来越清晰。

    ??直到萧问阙的马到达太子面前,太子领着百官行礼。

    ??“臣等恭迎陛下回宫!陛下千秋鼎盛,四海归一!”

    ??萧问阙轻轻勒马,见到众人,轻笑了一下,“起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