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破阵在线阅读 - 破阵 第16节

破阵 第16节

    “有事说事。”裴熠不在与他嬉笑,拾了一块干的帕子递给他:“深夜来我家是为了显摆?”

    霍闲擦了手,笑着说:“我那点家当在侯爷面前有什么可显摆的,我只不过碰巧知道了点侯爷可能想知道的事,这不就紧着送消息来了。”

    裴熠看了他几眼,眉眼藏锋,却笑作一挑,“我想知道什么,你倒清楚?”

    霍闲微微偏头,笑容依旧满面春风,从容不羁的说:“侯爷不必如此看我,外头雨下的大,闲不住的人自然淋的着。”

    裴熠说:“雁南王十句话常作一句话说了去,倒生出你这样九曲回肠的儿子。”

    霍闲对着他笑:“我当你是夸我了。”

    样的闲话,霍闲怕是能说上一夜,裴熠不应他的话,便单刀直入:“夸不夸且再说,你来时有人跟着,所以你冒险要送的消息到底是什么?”

    霍闲也收起了玩笑,说:“京兆府尹多半将罪责扣在那些罪奴身上,到时候以侯爷早些年在雁南平息战乱后追责为由加上一顶为报私仇的帽子也算是盖棺定论了,可那日在席上出现了一个本不该出现的人,侯爷就没有疑心过?”

    “萧……”

    “萧琼安。”霍闲说:“侯爷是否从未想过。”

    裴熠陷入了沉默,要说从未想过却也不曾,只是那日萧琼安只说了两句话便离开了,况且还是个不能行走的废人,他能做什么?

    “不能行走的是脚,脑子可清醒得很。”霍闲似乎料想到了他在想什么,说:“况且,你又怎知他是真瘸还是假瘸?”

    “他有何不妥?”裴熠犹豫了片刻,又倏地松了口气,“想必他祖宗十八代都已经翻出来了吧?”

    “那倒也不至于。”霍闲忽而笑到:“他是孤儿,恐怕除了他自己没人知道他祖宗十八代是谁,他来历不明,却在谒都经营这样一家酒楼,要说背后无人,凭他这般文弱之姿,你信么?”

    裴熠以为他能说出怎样一番有理有据的话来,听了半天,却是他以貌取人的看法,当即有些好笑道:“你看人是只看脸的?”

    “如果加上金缕衣和霓裳阁呢?”霍闲桃眸侧辗,似云淡风轻道:“可还觉得正常么?”

    “你是说……”裴熠也侧眸道:“谒都最大的曲馆,酒楼,舞坊,系出他一人之手?”

    霍闲沉吟片刻,笑说:“是”

    看着霍闲胸有成竹的样子,裴熠神情忽而就松散了些,“那又如何?”

    “如何?”霍闲道:“侯爷不在意,就当我多余走一遭,庭外瓢泼如注,我来的似乎不是时候。”霍闲笑着笑容悠长深远,似乎对这场突如其来的暴雨,抱的是欣赏之姿,欲要离开之际,倏而听见裴熠说:“你同我说这些,不只是因为看在纪礼的面上吧?”

    霍闲脚下一顿,背对着裴熠,在对方看不见的地方敛了笑,转回身说:“你非要追究为什么,我倒是可以给你几个合适的理由。当时有人想我下水,你不是也清楚么?再说我这个人向来有恩报恩,有仇报仇,这难道不是我来侯府一趟的理由。”

    裴熠有些怔忡,眼看着霍闲的背影与屋外的暮色渐渐融合,油纸伞上的雨珠溅开,像盛开在深渊里无人问津的一丛酴蘼花。

    这个人太过招摇,太过引人探究了些,貌俊之人不可怕,可当一个人聪明超越了他本就异于常人的外貌,那便是危险。

    作者有话说:

    宝宝们还在吗,留个爪。我回来更新了,顺便求一波海星

    第20章 升职(十)

    天熙帝靠在龙椅上,伺候的内宦试了药便说:“陛下,近来您忧思过盛,太后特命御膳房备了药膳,您吃一点儿?”

    天熙帝揉了太阳穴,稍稍一顿,只用了两口便听到外间又动静,他示意内宦搁下药膳,说:“是何人?”

    内宦俯下身,轻声道:“陛下,是耿掌院,奴才方才见耿掌院行色匆匆,似是有急事。”

    “嗯,那让他进来吧。”天熙帝似是无奈的挥挥手,觑了内宦一眼。

    “你们,还有你们,先出去伺候。”内宦约摸三十来岁,名叫李忠义,只比那龙椅上坐着的人大不了几岁,却眼明心亮,待耿东进了殿,他细心的将门合上,便恭恭敬敬的站在门口候着。

    耿东体态雄健,身材高壮,在三军中颇有气势,朝中文臣武将都对他避而敬之,他身居高位,却不自骄,与李忠义错身而过的时候,竟少见的与他点头招呼。

    李忠义跟在天熙帝身边呆的久了,长了一双通透觑事的眼睛,见着耿东依照礼数与他见礼。

    殿内肃然寂静,只有耿东的脚步声,天熙帝侧仰在龙椅上,慢慢的睁开眼。

    四下无人,耿东双目微凝,跪拜道:“臣已将那日相关的所有人都询了一遍,未见端倪。”

    天熙帝坐姿慵怠,似是早有所察觉,“不必再查了,京兆府办案向来以权衡二字当先,这事连着定安侯,他怕不会轻易接受京兆府的定案。”

    “皇上圣明。”耿东说:“属下这就撤了玉楼的人,给定安侯腾出地方。”

    “你虽是替朕办案,但到底也事关天下事,柳州水灾,这事出反常必有妖,你去一趟。”说罢便从龙案上拾了令牌,走到耿东身旁道:“记住,暗访即可。”

    耿东接了牌子若无其事的出了殿。

    司漠天亮的时候才从外头回来,灰头土脸的一身的泥,见着裴熠将压抑了一路的怨气全倒了出来。

    “侯爷你根本不知道,世子的侍卫多可恶。”司漠接过湿巾胡乱的抹了一把脸,“我都亮明身份了,他说他也是侍卫,都是替主子办事,谁也不比谁高一头。”

    “听听这是人话吗?我是飞虎军出身的,他一个跑腿的居然跟我说平等。”司漠猛地将手里的湿巾扔到水盆里,端着水盆的丫鬟手里不稳,吓得差点撒了水,干完活赶紧退了出去。

    “所以你就把自己弄成这幅样子回来了?”裴熠似乎并不在意他当着下人的面没个尊卑,司漠年纪还小,且嘴上要点强平素不犯错他也不责备。

    “我跟他打了一架。”司漠说:“他也没讨到好处,比我还狼狈。”想到这里他又乐了,他的喜悲简单,只浮于表面。

    裴熠让人去给他拿一身干净衣服,这几日连着下雨,好容易放晴,玉楼的案子已经结了,处置榜文张贴在大街小巷,这事起俞市坊,是个人尽皆知的事儿,不公开难以平息。

    司漠将榜文递给裴熠,说:“皇上可真惯着,明眼人都知道这事不简单,这样草草结案,枉顾侯爷在战场浴血。”

    “慎言”裴熠出口制止,“朝廷有朝廷的平衡,怎会因我而打破。”裴熠铺开榜文,眉宇附上一层深幽,似是心灰意冷道:“况且这是太后和皇上的圣裁,天下人满意,朝中百官满意,便是了。”

    听到裴熠这样说,饶是向来对裴熠的话言出必听的司漠也有些不满,“那老侯爷呢?也是为了给他们交代吗?他可是皇上,怎可......”

    “司漠。”裴熠出手制止司漠呼之欲出的话,“这里是谒都,不是禹州,你一句话就能送了命。”

    “侯爷......”

    “这是皇城,繁华的表象下藏着多少凶险。”裴熠不知道想到了什么,双眸猝然一紧,露出鲜有的痛苦之色,“你先去弄干净,往后不要再与世子府的人起冲突。”

    司漠心有不甘,却也不敢忤逆,张了张嘴,最终只得点点头。

    司漠出门的时候遇上了修竹,他连叫了三四声对方都跟没听见似的,闷头与他错身而过,裴熠听了动静,提着袍子出门。

    “查的怎么样了?”裴熠抬眸问他。

    “萧琼安在谒都并无亲朋,早年间是从外乡来的,但没人知道是哪个外乡,我反复查了他身边的人,并未查出他与朝廷有何牵连,侯爷......”修竹神色一顿,说“我们会不会寻错了方向?”

    “应当不会,霍闲没必要那这个节外生枝。他在谒都就当真没有任何一个依靠的人?”裴熠还是不信,那日见萧琼安,虽只是匆匆一面,但那人气质出尘,绝非一般的市井商人,他虽身残,却双目澄澈,带着一股子凛然正气,看一个人,能从他的神色里看出端倪,裴熠断定自己不会错看。

    “没有 .....”修竹顿了顿又说:“哦,对了,他与庄先生似乎相识,得了名画典藏便会着人送到掬水月,但,也就是泛泛之交。”

    “庄先生?”裴熠忽然想起他那一身凛然气质为何熟悉了,那分明是他幼时听庄策讲书之时的模样。

    “还听说他最近得了关外孤本,大抵会着人送到掬水月。侯爷是否要去一趟?”修竹试探着问。

    他有什么心思瞒不过裴熠,当下裴熠便察觉到了他的异样,反问,“你想去见庄先生?”

    “我......”被裴熠一眼看穿心思后,修竹有些尴尬。

    “你虽未曾拜先生门下,幼时先生讲书你和阿衡都听过。”说到这里裴熠似乎想起了一些往事,“世事变迁,你们两家经历巨变,阿衡早已不在,你如今回来了,老师见到你无恙也定欢喜,如今你身份不会叫人起疑,过几日你随我一同前去。”

    十年前,谢家和乔家同朝为官,谢思域以探花郎入仕,历经更迭变迁,在朝中清廉数十载,而乔堰是老定安侯高叔稚的副将,一个沙场战将,一个舌战群儒,当时朝野一片赞喝,都道文有谢思域,武有乔堰,大祁何愁强大,这般追捧却仍旧难逃厄运,不过两年,乔堰便被判以勾结外党祸乱朝纲为由下了狱,而谢思域则因当堂辩驳视为乔堰同党,两家均落的勾结外党,以谋逆罪被抄了家。

    十多年了,修竹仍旧记得自己是如何亲眼见到父母人头落地的,又是如何被人追杀从谒都一路逃到禹州的。

    “阿衡...”修竹双目泛红,握拳的双手降脂苍白,他虽一步未动,但这声阿衡早已经出卖了他愤恨的心情。

    裴熠叹息道:“阿衡若还在,定然是骑马射猎刀枪剑戟样样都是拔尖的。”

    “阿衡自幼聪颖,学东西也比旁人快。”修竹垂眸:“侯爷说的对,繁荣下的暗流是最要人命的,当年阿衡遇上的定然比我遇上的要更恶劣百倍。”

    若非如此,那样心性坚定地一个人怎么会坚持不到出谒都就死于非命了呢。

    裴熠沉声转过头,掩了眼中难以平复的同情。

    修竹沉吟片刻,说:“我必然要查清谢家和乔家当年事的真相。”他似是怕裴熠犹疑,坚定的说:“只有这一件事。”

    “我带你回来,本就是为了这个。”裴熠拍了拍他,安慰到:“阿衡不在了,但你还在,你当然要去查,只是若不能将敌人一击击倒,则需要忍,你可明白?”

    作者有话说:

    求一波海星......

    第21章 窥光(一)

    当年谢乔两家相继出事后,朝中人人自危,太后扶持天熙帝幼年登基,劳苦功高不假,但她独揽朝纲,长期专权却也是不争的事实,幼帝无实权,便是从那时起,朝廷党派之风才慢慢有了新的动向。

    朝廷的老臣都还记得谢乔两家是怎么从朝堂清流沦为通敌叛国的罪人。

    玉楼一案,官府办的干脆漂亮,谒都上下一片赞扬。

    裴熠休沐那日便早早的带着修竹骑马出城。

    谒都方寸之地都是金银,只有城郊还算宽阔,踏云出了城便脱了缰似的狂奔,它太久没有这般驰骋了。

    “先生住在这远郊荒山。”修竹打量着四周说:“清净得很。”

    “自然是为了清净。”裴熠勒了缰绳,踏云是匹良驹,颇通人性,主子一举一动它便能立刻会意,此刻便慢了下来,裴熠望着城郊一座座笼着轻纱的远山,道:“是先生笔墨下的青山绿洲,他在此颐养天年是再好不过的。”

    其实裴熠怎会不知庄策辞官并非是为躲清静,他虽身在荒郊,却与书常伴,编撰的书籍在大祁遍布,他依然在用自己的一己之力传业授道教,授尚未入仕的学子。

    若非辞官,以他的性格,恐怕阿很难暗度晚年,裴熠知道,自己每来一回,必然少不了要提及先生痛心疾首之处,故每来掬水月前一日必然让人前来相告,得了允许第二日才会出城。

    两人又行了一段路,到了掬水月小庭前,理了衣裳翻身下了马,隔着云雾,远远地就见到上回沏茶的小厮在门口等他。

    “先生有客人在?”裴熠系了缰绳在院门口问他。

    小厮行了礼,说:“先生故人到访,是来送书的,不是什么重要的事。”

    裴熠和修竹四目相对,怔了怔,便跟着小厮进去了。

    院内栽着这个季节才盛开的花草,满庭的馥郁充沛,给荒郊增添了一抹温馨。

    裴熠就在院中候着,小厮微微欠身,缓步进了屋,片刻后又出来迎他们,裴熠进了屋才知道这位“送书的贵客”不是旁人,正是玉楼的那位气宇不凡的萧琼安。

    他身着杏白的宽袍,周身透着股书卷气,越发显得清逸,和霍闲那种冷白有所不同,带着和煦的意思。他坐在轮椅上,膝上盖了条蜀织的薄褥,身旁并无多余的人伺候,他面上隐含笑意,比那日在玉楼见到的从容的多。

    他这般镇定仿佛玉楼的案子与他毫不相关。见着裴熠便微微颔首,道:“侯爷恕在下失礼,腿脚不便,莫要怪罪。”

    听他这样说修竹顿时有些疑惑,相比起来,裴熠就从容多了,他笑迎。

    转身朝庄策行礼,道:“先生,学生又来叨扰了。”

    庄策忙笑着起身,扶着裴熠的手,欢喜道:“你多来看我,我高兴的很。”

    说着便与他介绍起了萧琼安:“熠儿,这位萧公子,想必不用我多说你们也已经相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