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玄幻小说 - 我全家都带金手指在线阅读 - 我全家都带金手指 第416节

我全家都带金手指 第416节

    所以,经我一家人决定,我家认领荒地,五百亩。”

    众人震惊,多少?

    他们好像全合在一起,都够呛能有左家一家认领的多。

    “并且我们家认领新分的位置。分哪,我们就领哪。

    去年,我左家,亲家朱家、罗家开垦过的荒地,将由各村里正分给认领荒地的困难人家。

    这也算是我们三家,对乡亲们的一点儿心意了。”

    这样的话,那些稍困难的人家,今年就能种上粮食。

    认领的荒地的钱,卖粮就能卖出来。

    而左家做的不止这些,而且还当场摆上桌子开始选人。

    选一些帮他们家种地的人。

    不局限于用附近村落的人。

    只要是朱兴德他们知晓的牺牲兵卒的家人,只要那些人想来干活,他们就雇。

    五百亩荒地加上本身就有的那些田地,只左家一家就会雇佣不少人干活。

    更不用说还要留许多人帮着酿酒了。

    而左家人之所以这么做,他们想的是,他们有神仙水有养猪的粪便,这些都可以慢慢肥地,就将那些稍稍好一些的田地给别人吧。能稍稍帮一个就是一个。

    这不是都秀拔天池了吗?作为“望族”要有些使命感。

    就是这使命感也太费钱啦。

    你看,这一下子两千两没了吧,之前说给各个小家发的二百两,加一起一千两。

    雇人需要留钱,又给村里交了二百两的木料钱,用来留着制作木酒桶,等等杂七杂八加一起,数额十分可观。

    另外,左家人在出发前,还干了一件花钱的事儿。

    “什么声?”

    “天呐,银子。”

    “这里面字条写的是什么。”

    正月十二这天,临县曾丢过牛的三家人神奇地收到了牛款。

    第三百八十四章 揉了揉眼

    丢牛旳三家人,陆陆续续跑到县衙销案。

    这种事情压根儿就藏不住。

    一时间成了养牛大县最为津津乐道的话题。

    好些人传言这三家人私下得了许多银钱,甚至见过当初偷牛的人。偷牛的人眼下应是混的不错,打算金盆洗手了,为了将曾经的黑历史洗白,这才主动将银钱给了丢牛的三家人。然后以后能堂堂正正做人。

    也有人反驳说,或许人家当初就不是偷,应该是借。

    要不然谁家偷东西能偷的这么高尚。

    说这话时,还会特意压低声音,阴谋论道:“你猜,能不能就是官衙干的啊?”

    “哎呦,备不住是真的。那就难怪那三家人跑的比兔子还快急急忙忙去销案,这是怕稀里糊涂得罪人啊。”

    总之,这事儿没过几天就传到了吉家村。

    吉家哥俩一听,第一反应就是急忙封锁各自院落,开始前后院翻啊,挖啊。足足找钱袋子翻了大半宿。

    冰天雪地的,愣是给这哥俩累的满头大汗。

    结果自然是啥也没有翻到。

    但让吉家村民们很出乎意料的是,哥俩从县里回来忽然打了一架。

    打的那是骂爹骂娘,又找里正写断亲书。

    咋回事儿呢。

    围观的村民们听了好半晌才听懂,原来是这兄弟里跑到县里找那三家人去了。

    那三家人先表态说,真的没有见到给钱的人。

    但是,如若你吉家是和俺们差不多的情况也是在那两日丢的牛,那就应该会给你们银钱。要不就是给老大家了,要不就是给老二了, 你们再回去好好翻翻, 指定有。

    而他们为何如此坚信这一点呢。

    因为这三家人比谁都清楚,给牛钱的人是个讲究人。

    他们三家得的牛钱,并不是按照眼下很便宜的价钱给的。而是按照当初丢牛那阵的市价。

    那时候还没发生战争呢。不像现在市场上连马匹都掉价了,毕竟敌寇国打输了赔了不少马, 更不用提牛了。

    你说, 就这么个讲究人,怕他们三家吃亏特意按照以前价格给的, 咋可能会单单落下吉家不给银钱?

    他们不信。

    所以随着这话, 还不是一家说,是三家人都这么讲, 吉家兄弟俩互相看对方的眼神就不对劲儿了。

    然后回村的路上, 吉老大忽然想起他媳妇和他闹着说,老二媳妇回娘家那天穿的是新衣裳,不像她那么命苦。

    再联系打破这件事, 吉老大就破口大骂吉老二丧良心,得了银钱居然敢背地里独吞。

    而吉老二又有苦说不出。

    他们这里全是牧场少有粮食,自然粮价就贵。

    他老丈人有点儿门道。

    年前,他就和老丈人以及两位舅哥去了趟外地倒腾粮食。

    倒腾回来的粮食得加价呀,就算是卖给他亲哥也得加。

    但他不可能告诉吉老大加过价。

    就这么的,前前后后他确实挣了些银钱。

    没想到媳妇爱显摆买新衣裳穿, 就成了大哥眼中自己独吞牛钱的证据。

    再加上那三家人说的话, 说银钱一定是给了你们哥俩中的一个,吉老二心里也存了疙瘩,他又羞又怒道:“大哥,我看你才是恶人先告状, 毕竟你是啥样狠心的人,我比谁都清楚。你可真心黑啊, 那可叫不少银钱呢。”

    所以吉家村人在正月里,亲眼见证了一场什么叫亲兄弟反目成仇。什么叫各自又带着岳父一家, 挥舞着大棒子殴打亲兄弟。

    看的吉家村人直咂舌。

    这到底是人性的扭曲,还是金钱的扭曲。

    而事实上吉家的牛钱, 被秀花全补偿到吉三身上了。

    以前就提过, 吉家能养得起那么多头奶牛,那是离不开吉三真正的母亲, 也就是吉老汉亲妹子临死前给留下的贵重物件。

    所以秀花觉得这牛钱补偿到吉三这种心性的孩子身上,才叫不亏心。

    要是让她给吉大和吉二, 那违背了她家非要做这件事的初衷。

    而老左家为啥要做这件事啊?又不是钱多烧得慌。

    就是觉得吧,甭管是牛主动跑到咱家还是怎样, 换位思考都是老百姓, 咱也是从那苦日子熬过来的,丢牛搞不好会急的病重。

    就算没找到咱头上,就算牛不是咱偷的,那咱既然留下了人家的所有物,那就能给银钱就给,走时别欠下谁的。

    所以这不嘛,在吉三带着王大妮来左家给秀花磕头时, 表示要成亲, 秀花就自掏腰包给了吉三五十两银钱。

    秀花对即将要成亲的小两口说:“莪给你安家立命的营生,再给你五十两过日子娶媳妇的银钱, 这就权当圆上咱们做过一回母子的情分。以前种种,都让它过去。以后三子就彻底改口叫我一声婶子吧。”

    秀花说完这番话,吉三哭的眼睛都红了。

    一声婶子叫了出来, 随后一个重重的头磕下。

    私下里却对王大妮说:“虽然往后只能叫婶子了,但你我往后一定要拿婶子当作亲娘孝顺。”

    王大妮懂事儿道:“我晓得。婶子和自己的亲娘没啥区别。只有自己亲娘,才会舍得给孩子盖房子,又拿钱给娶媳妇。”

    而吉三和王大妮儿的婚礼是和左家摆流水席同一天进行的,为凑一个四喜临门。也是不想再单独办,本身就不认识谁,办婚礼无非也是这些人吃饭。

    婚后,王大妮姐弟俩和吉三住在县城酒铺子后院西厢房。

    小两口主动提出来的。

    一是觉得这铺子无论前院后院有多大的地方,它也姓左。他们不可以在铺子干活就鸠占鹊巢。

    二是只临时住。王大妮姐弟俩在县里有个小破草房,等开春天暖时,会用秀花给的五十两银钱将草房翻修一遍,这是小两口早就商量好的,那里才是真正的新房。

    三嘛,后来经左家人一致商定, 将县酒铺后院正屋给改成了酿酒坊。

    正好让在县里的孙氏和李氏还有王大妮,带着后招的几位酿酒妇人们在那里干活。

    酿成酒的最后一步秘方添置“神水”,由王大妮儿掌管。

    以上就是关于县里酒铺子的安排。

    至于村里这处酿酒坊的安排是由兰草添加“秘方”,她其他的不用干, 她专干这一步。然后出多少坛酒、给发多少工钱由石九嫂子记账,葛老抠负责带领一众妇女搞生产。

    养殖场是归了李二一家四口人负责。

    目下,去掉摆喜宴杀的,老左家的连小猪羔子带老母猪还剩下三十二头,鸡就剩下一只,甜水要给抱到京城,鸭全部没有了。

    所以说,李二一家就喂这三十二头猪就行了。

    养到差不多的斤数,左撇子给留下以前收肉屠户的地址,到时联系屠户上门收就行。

    左撇子还特意说了:“你们要是有能力能多养,就自个再多养几头,按照我教你的办法养猪不爱生病。多养的就全算是你们自家的银钱。再加上我家给你发的工钱,不出二年日子准保能过起来。慢慢的,我家村里这面就不养猪了,或是去京城那里养殖,你就能成为咱这十里八方独一份儿。”

    李二听完这番话,极为感激感慨地说:“能独一份儿也是大伙看在叔家的面子。全仰仗着叔一家在这十里八村的好人缘。”

    他们从来了游寒村就没被欺生,出去和人打交道还被高看一眼,不是冲左家又能是冲哪个?

    他儿子的病也好了不少。说左家是他们一家子的救命恩人一点不为过。

    “叔,我这人不太会说话,我就一句,你们放心走,家里这头有我。房子啊,田地啊,酒窖啊,只要有我在,啥都不带差的。”

    左撇子听完就笑了:“好。”